天貝食譜:5款必學美味料理精選與營養亮點解析


身為一個看到新奇食材雙眼就會發亮的美食狂熱者,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在台北某間小農市集邂逅「天貝」的場景。那小販極力推薦,說這是「超級食物」,營養滿分。坦白說,那塊淡黃色、表面佈滿白色菌絲、緊實得像磚塊的東西,外觀實在稱不上誘人,甚至有點…嗯,奇特(說實話,有點像發霉的豆餅,但別被嚇跑!)。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我買了一塊回家,從此展開了我的天貝食譜探索之旅,沒想到竟挖到寶藏!

酥炸椒鹽天貝(新手入門必備款)


這是我認為最適合天貝初學者的天貝食譜!它完全翻轉了我對天貝的第一印象。那股若有似無的發酵味?經過油炸的魔法,竟然昇華成迷人的堅果香氣,口感更是外酥內軟Q,沾點胡椒鹽,簡直是罪惡又滿足的下酒菜或點心。我曾經在朋友聚會端上這道,騙他們說是「某種新式豆乾」,結果被掃光後才揭曉謎底,大家一臉不可置信!這道絕對能顛覆你對天貝的想像。

食材(約2人份):
  • 天貝:1塊(約200克)
  • 低筋麵粉或樹薯粉:3大匙(裹粉用,我試過兩種,樹薯粉更酥脆!)
  • 食用油:適量(油炸用)
  • 調味料(混合均勻):
    • 鹽:1/2小匙
    • 白胡椒粉:1小匙
    • 五香粉(可選):1/4小匙(加一點點層次更豐富)
    • 辣椒粉(可選):少許(愛吃辣就加)
做法:
  1. 處理天貝: 天貝切成你喜歡的大小,我偏好1.5公分左右的粗條或小方塊,炸起來口感最好。切開時能感受到它的紮實。
  2. 裹粉: 把切好的天貝放入裝有低筋麵粉或樹薯粉的碗中,輕輕翻滾,讓每一面都均勻沾上一層薄粉。不用太厚,薄薄一層就好。沾好後稍微靜置1-2分鐘回潮,這樣炸時粉不易掉。
  3. 預熱油鍋: 在鍋中倒入足夠的油(深度約2-3公分),開中火加熱。測試油溫的小撇步:丟一小塊天貝進去,如果周圍立刻出現密集小泡泡且快速浮起,表示油溫夠了(約160-170度)。
  4. 初次油炸(定型): 將裹好粉的天貝分批輕輕放入油鍋中(一次不要放太多,以免降溫黏在一起),炸約2-3分鐘,直到表面呈現金黃色且定型。用漏勺撈起,放在廚房紙巾上瀝掉多餘油份。
  5. 二次油炸(逼油增酥): 將火稍微轉大,讓油溫升高一些(約180度)。把剛剛炸過一次的天貝全部倒回油鍋中,快速炸約30秒到1分鐘。這步驟是關鍵!能讓表皮更加酥脆,同時逼出內部多餘的油。炸至顏色變成更深的金黃色即可。
  6. 調味: 立刻將炸好的天貝放入大碗中,趁熱撒上預先混合好的椒鹽調味粉(鹽、白胡椒粉、五香粉、辣椒粉),快速搖晃碗或用筷子輕輕翻拌均勻,讓每一塊都沾滿香氣。熱熱的吃,那個卡滋卡滋的口感,配上胡椒鹽的鹹香,真的停不下來! 配啤酒或是當便當菜都超讚。這絕對是我最常做的懶人天貝食譜

繽紛泰式天貝沙拉(夏日開胃首選)


炎熱的夏天總讓人胃口缺缺?這道充滿東南亞風情的天貝食譜絕對能喚醒你的味蕾!冰涼爽脆的生菜,搭配煎得香香、帶點嚼勁的天貝塊,再淋上酸辣帶勁的自製泰式醬汁,一口下去,各種滋味在口中爆炸開來,超級過癮。我特別喜歡在週末午餐做一大盆,清爽無負擔。上次做給怕天貝味道的朋友吃,她居然問我「那個煎得香香的豆製品是什麼?好好吃!」哈,成功!

食材(約2人份):
  • 天貝:1塊(約200克),切小丁(約1.5公分)
  • 混合生菜:適量(蘿蔓、美生菜、紫高麗菜、小黃瓜片等,愛吃什麼放什麼)
  • 小番茄:數顆,對半切
  • 紅甜椒:1/4顆,切絲或小丁
  • 紫洋蔥:1/8顆,切細絲(泡一下冰水可去辛辣)
  • 新鮮香菜或薄荷葉:少許,切碎(增添香氣必備!)
  • 腰果或花生碎:1-2大匙(增加口感)
  • 醃天貝醬料:
    • 醬油:1小匙
    • 楓糖漿或蜂蜜:1/2小匙
    • 薑泥:1/4小匙
  • 泰式沙拉醬汁:
    • 魚露(或素食香菇素蠔油):1.5大匙
    • 檸檬汁:1.5大匙(新鮮現擠才夠味!)
    • 楓糖漿或椰糖:1大匙(中和酸鹹)
    • 蒜末:1小瓣
    • 新鮮辣椒末:適量(怕辣可去籽或省略)
    • 涼開水:1小匙(調整濃稠度)

做法:
  1. 處理天貝與醃漬: 天貝切小丁。將醬油、楓糖漿、薑泥混合均勻,放入天貝丁,輕輕抓醃10分鐘。這個步驟能讓天貝有點底味。
  2. 煎天貝: 平底鍋放少許油(椰子油或橄�欖油都可),中火加熱。將醃好的天貝丁瀝掉多餘醬汁(不用瀝太乾),放入鍋中煎炒約5-8分鐘,直到表面呈現漂亮的金黃色,帶點焦香更棒!煎好後取出放涼備用。煎的過程那股堅果香氣會一直飄出來,很誘人。
  3. 調製醬汁: 在一個小碗裡,將泰式沙拉醬汁的所有材料(魚露、檸檬汁、楓糖、蒜末、辣椒末、涼開水)全部混合均勻,攪拌至糖溶解。試試味道,依個人口味調整酸、甜、鹹、辣。
  4. 組合沙拉: 將洗淨瀝乾的混合生菜鋪在盤底。依序放上小番茄、紅甜椒、紫洋蔥絲。撒上煎好放涼的天貝丁。最後撒上腰果/花生碎和香菜/薄荷葉。
  5. 享用: 上桌時再淋上調好的泰式醬汁,拌勻即可開動!一定要現拌現吃,生菜才清脆,醬汁風味最新鮮。那種酸辣勁爽、天貝的香氣和堅果的脆感,夏天吃真的超解膩!

香煎天貝漢堡排(素食者的滿足饗宴)


想吃漢堡又不想吃肉?試試這款紮實多汁的天貝漢堡排吧!這是我實驗過最滿意的蔬食漢堡排天貝食譜。利用天貝本身的質地和蛋白質,加上蘑菇的鮮味和燕麥的黏合作用,煎出來的漢堡排口感一點也不輸肉排,香氣十足又有飽足感。我第一次做給我那無肉不歡的先生吃,他咬下去後驚訝地問:「這真的不是絞肉做的?」成就感爆棚!搭配麵包、生菜、番茄和喜歡的醬料(我愛蜂蜜芥末醬加酪梨),就是一份超滿足的大餐。

食材(約做2-3塊漢堡排):
  • 天貝:1塊(約200克)
  • 新鮮蘑菇:5-6朵(約80-100克),切小丁(褐菇香氣更濃)
  • 洋蔥:1/4顆,切細丁
  • 蒜頭:1-2瓣,切末
  • 即食燕麥片:3-4大匙(黏合關鍵,用量視濕度調整)
  • 營養酵母粉(可選):1大匙(增加起司般風味)
  • 醬油或椰子胺基酸:1大匙
  • 番茄糊或番茄醬:1小匙(增添風味層次)
  • 乾燥綜合香草(如奧勒岡、百里香):1/2小匙
  • 鹽、黑胡椒粉:適量
  • 食用油:適量(煎漢堡排用)
做法:
  1. 蒸軟天貝: 天貝切小塊,放入電鍋或蒸籠中蒸約10分鐘。這步驟能軟化天貝,去除部分發酵味,也更容易搗碎。蒸好後稍微放涼。
  2. 炒香蔬菜: 平底鍋放少許油,中火炒香洋蔥丁和蒜末約2-3分鐘至透明。加入蘑菇丁,繼續拌炒至蘑菇變軟、水分收乾,散發出香氣(約5分鐘)。炒乾一點比較好成型。盛出放涼。
  3. 混合材料: 將蒸軟的天貝放入大碗中,用叉子或壓泥器仔細搗碎(保留一點顆粒感更好)。加入炒好放涼的蘑菇洋蔥混合物、醬油、番茄糊、營養酵母粉(如果使用)、乾燥香草、鹽和黑胡椒。用你的手充分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邊混合邊慢慢加入即食燕麥片(一次加1大匙),直到混合物能捏成團且不易散開為止。太濕就再加點燕麥。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至少30分鐘讓材料融合並更好塑形(這步很重要,別偷懶!)。
  4. 塑形與煎排: 從冰箱取出混合物。手上沾點水或油防沾,取適量(約1/2-2/3杯)在雙手間來回拍打(像甩肉丸那樣),整形成厚度約1.5-2公分的圓形漢堡排。甩拍可以讓內部緊實,煎時不易散。平底鍋倒入足夠的油(約鋪滿鍋底),中火加熱。放入漢堡排,煎約4-5分鐘,直到底面呈現深金黃色且定型。小心翻面(這時容易碎,用鍋鏟溫柔點),另一面也煎約4-5分鐘至金黃酥脆。可以用鍋鏟輕壓中間,感覺紮實有彈性就差不多熟了。
  5. 搭配享用: 煎好的漢堡排可以夾入漢堡麵包中,搭配生菜、番茄片、洋蔥圈、酸黃瓜和你喜歡的醬汁(經典美乃滋、芥末醬、BBQ醬都很搭),就是一份超滿足的素食漢堡!扎實的口感帶著蘑菇的鮮香和天貝特有的風味,絕對能征服味蕾。

台式三杯天貝(下飯神器不容錯過)


誰說三杯只能是雞?這道充滿濃濃台味的三杯天貝,絕對是扒飯好夥伴!將天貝煎炸得金黃焦香,再投入麻油、薑、蒜爆炒,最後淋上醬油和米酒燜煮收汁,九層塔的香氣一衝出來,整個廚房香到不行。鹹香夠味的天貝吸飽了濃郁醬汁,超級下飯。我發現這道天貝食譜意外的受長輩歡迎,那種熟悉的台味讓他們很容易接受天貝這個食材。記得煮多點飯!

食材(約2人份):
  • 天貝:1塊(約200克),切厚片(約1公分)或大塊
  • 老薑:1小塊(約拇指大小),切薄片(多點薑更好吃)
  • 蒜頭:5-6瓣,拍碎去皮
  • 乾辣椒:1-2根(怕辣可省略或去籽)
  • 新鮮九層塔:1大把(越多越香!)
  • 調味醬汁:
    • 黑麻油:2大匙(香氣來源,必備!)
    • 醬油膏:1.5大匙(提供鹹甜與濃稠度)
    • 醬油:1大匙(提供鹹味)
    • 米酒:2大匙(去腥增香)
    • 砂糖:1小匙(提味)
    • 水或高湯:2大匙
  • 食用油:少許(補充煎炸用油)

做法:
  1. 煎炸天貝: 天貝切厚片或大塊。鍋中倒入稍多一點的食用油(非麻油),中火加熱。放入天貝塊,煎炸至表面呈現金黃色且略帶焦脆感(約每面煎3-4分鐘)。取出瀝油備用。煎炸過的表面更能吸附湯汁
  2. 爆香薑蒜: 原鍋倒掉多餘的炸油,只留薄薄一層。轉小火,加入黑麻油(麻油不耐高溫,務必用小火)。放入薑片,耐心煸炒至薑片邊緣捲曲、略乾,釋放香氣(約2-3分鐘)。接著加入拍碎的蒜頭和乾辣椒段(如果使用),繼續小火爆香至蒜頭微黃(約1-2分鐘)。薑片煸到乾扁是台式三杯的靈魂步驟!
  3. 合體燒煮: 將煎好的天貝塊倒回鍋中。轉中大火,快速翻炒均勻,讓天貝裹上麻油和薑蒜的香氣。淋入混合好的醬汁(醬油膏、醬油、米酒、砂糖、水),翻炒均勻。
  4. 燜煮收汁: 待醬汁煮沸後,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燜煮約3-5分鐘,讓天貝充分吸收醬汁的味道。
  5. 大火收汁與九層塔魔法: 打開鍋蓋,轉中大火收汁,期間不時翻炒以免燒焦。待醬汁變得濃稠光亮,能裹附在食材上時,立刻加入一大把新鮮九層塔葉(保留一些最後裝飾用)。快速翻炒幾下,讓九層塔的香氣釋放出來即可關火(九層塔不用炒太久,會變黑失去香氣)。
  6. 盛盤享用: 將三杯天貝盛盤,可再點綴幾片新鮮九層塔。麻油香、醬油香、九層塔香完美交融,天貝吸飽了濃郁醬汁,鹹香甘甜帶點微微辛香,配白飯真的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這道絕對是我心中最台的天貝食譜代表作。

巧克力天貝能量棒(甜點控的驚喜發現)


天貝也能做甜點?沒錯!這款巧克力天貝能量棒是我最得意的實驗成果。把蒸熟的天貝搗碎,加入燕麥、堅果、果乾和濃郁的可可粉,再用楓糖漿黏合,烤出來的口感紮實又帶點嚼勁,充滿堅果香氣和可可的微苦甜,完全吃不出天貝的蹤影,卻滿滿補充了蛋白質!冷藏後冰冰涼涼的吃特別棒,當作運動後的點心或下午解饞零食都超級適合。我常做一批放冰箱,嘴饞或肚子餓時來一塊,比吃餅乾健康多了。同事試吃後一直追問配方,超有成就感!

食材(約做8×8吋方盤一份,切8-10塊):
  • 天貝:1塊(約200克)
  • 即食燕麥片:1杯(約90克)
  • 堅果(杏仁、核桃、腰果等):1/2杯(約60克)稍微切碎
  • 果乾(蔓越莓、葡萄乾、櫻桃乾等):1/3杯(約45克)
  • 無糖可可粉:1/4杯(約20克,選品質好的更香!)
  • 楓糖漿或蜂蜜:1/3杯(約80ml)
  • 花生醬或杏仁醬:1/4杯(約60克,選無糖無添加油的最佳)
  • 香草精:1小匙
  • 鹽:一小撮(提升風味)
  • 黑巧克力豆或切碎的巧克力塊:1/4杯(約40克,可選,增加口感)
做法:
  1. 處理天貝: 天貝切小塊,放入電鍋或蒸籠中蒸約15分鐘至完全軟化。蒸好後徹底放涼。
  2. 烤箱預熱: 預熱烤箱至攝氏180度(華氏350度)。準備一個8×8吋的方形烤盤,鋪上烘焙紙,邊緣預留高度方便取出。
  3. 準備基底: 將蒸軟且完全放涼的天貝放入食物調理機中,攪打成細碎的顆粒狀(保留一點點小顆粒也OK)。也可以用手或壓泥器仔細搗碎。倒入大碗中。加入即食燕麥片、切碎的堅果、果乾、無糖可可粉和鹽。混合均勻。
  4. 混合濕性材料與加熱: 在一個小鍋中放入楓糖漿和花生醬(或杏仁醬)。小火加熱,邊煮邊攪拌,直到兩者完全融合、質地變得光滑流動(約2-3分鐘,勿煮沸)。離火,加入香草精拌勻。
  5. 組合: 將溫熱的楓糖花生醬液倒入步驟3的乾性材料碗中(天貝燕麥混合物)。用刮刀或戴手套的手,徹底翻拌、按壓,直到所有材料均勻沾附在一起,形成黏稠的團狀。如果太乾無法成團,可額外加1小匙楓糖漿或水。這時可以加入黑巧克力豆拌勻。
  6. 壓模烘烤: 將混合好的材料倒入準備好的烤盤中。用沾水的刮刀或手沾濕(或鋪一張保鮮膜),使勁地將材料壓緊、壓平、壓實(壓得越緊實,切塊時越不易散開)。確保表面平整。
  7. 烘烤: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烤約20-25分鐘。烤到邊緣顏色變深、表面摸起來乾燥定型即可(時間僅供參考,以自家烤箱為準)。
  8. 冷卻切塊: 從烤箱取出,在烤盤上完全放涼(至少1小時)。放涼後,利用烘焙紙邊緣將整塊能量棒取出,放在砧板上,用鋒利的刀切成條狀或塊狀。強烈建議冷藏後再吃! 冷藏不僅能讓質地更紮實,風味也更融合。冰冰涼涼的巧克力風味,加上堅果果乾的嚼勁,完全沒有天貝味,只有滿滿的能量和滿足感!

營養亮點:為什麼我愛用天貝?


玩了這麼多天貝食譜,從一開始的懷疑到現在變成冰箱常備品,天貝的營養價值絕對是關鍵!這塊不起眼的發酵豆餅,經過研究和我自己的體驗(精神體力真的有差),真的很厲害:

  • 超級蛋白質來源: 每100公克天貝含有約18-20公克蛋白質!而且是「完全蛋白質」,包含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胺基酸。對於素食者、健身愛好者或單純想補充蛋白質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它比我試過的很多素肉更實在。
  • 益生元與好消化: 發酵過程分解了大豆中難以消化的物質(如寡糖),讓營養更容易被吸收。對我這種腸胃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吃天貝比直接吃大量黃豆製品舒適多了。發酵也產生了益生元,是腸道好菌的食物。
  • 營養素爆棚:
    • 鈣與鐵: 含量豐富,對骨骼健康和預防貧血有幫助(尤其素食者易缺鐵)。
    • 維生素B群: 特別是維生素B12(雖然含量不及動物性來源,但在植物性食材中相對較好),還有核黃素(B2)、菸鹼酸(B3)等,對能量代謝很重要。我常熬夜寫稿,感覺補充B群有差。
    • 異黃酮: 大豆本身就含有的大豆異黃酮,經過發酵後,據說吸收利用率更高,對女性調理或有心血管保健需求的人有益。

營養成分比較表(每100克大致含量)
營養成分 天貝 雞胸肉 豆腐 鷹嘴豆罐頭
熱量 (大卡) 195 165 76 164
蛋白質 (克) 19.0 31.0 8.1 7.0
脂肪 (克) 11.0 3.6 4.8 2.4
碳水化合物 (克) 9.0 0.0 1.9 27.4
膳食纖維 (克) 5.0 0.0 0.3 7.6
鈣 (毫克) 111 11 350 49
鐵 (毫克) 2.7 0.9 5.4 2.9

Q&A:關於天貝,你一定想問的!

Q1:到底什麼是「天貝」?我該去哪裡買?

天貝(Tempeh)其實是源自印尼的傳統發酵食品,主要用黃豆(也有用黑豆、鷹嘴豆等其他豆類或穀物的)加上特定真菌(通常是少孢根黴 _Rhizopus oligosporus_)發酵而成。發酵過程把煮熟的黃豆緊緊黏結成一整塊,表面會看到白色的菌絲(那是好菌,別怕!)。在台灣,購買管道越來越多了:

  • 有機食品店/超市: 像里仁、聖德科斯、棉花田、主婦聯盟生活糧倉等,冷藏櫃通常找得到。品牌選擇也變多了。
  • 傳統市場/小農市集: 有些專賣豆腐豆製品的攤位,或推廣發酵食品的小農會販售,新鮮度通常不錯。
  • 網路購物: PChome 24h購物、蝦皮、各大有機品牌官網都有賣,選擇多又方便,動動手指就送到家。
  • 素食專賣店: 專賣素食食材的店鋪幾乎都有。第一次買建議選「原味」的試試看,很容易融入各種料理。
Q2:聽說天貝有種特別的味道?怎麼處理比較好吃?

確實,天貝本身有一種獨特的「發酵味」,有人形容像堅果、菇類,也有人覺得有點像發霉(但其實不是)。對剛接觸的人來說可能需要適應。我的經驗是:

  • 蒸一下最簡單有效: 料理前先切塊蒸個10-15分鐘。這個步驟能大幅減輕那股發酵味,同時軟化質地,讓它更容易吸收後續的調味料。我習慣蒸一下再煮,差異很明顯。
  • 煎/炸香氣更迷人: 不論是做鹹食還是甜點(像能量棒),把天貝表面煎或炸到金黃酥脆,不僅能蓋過異味,更能帶出它迷人的堅果香氣,口感也提升很多。酥炸椒鹽就是最好例子!
  • 重口味醬料是好朋友: 用味道濃郁的醬汁去烹調,像是三杯的醬油麻油、泰式沙拉醬的酸辣、或是咖喱、味噌等,都能很好地平衡天貝本身的風味。
別生吃!一定要充分加熱烹調。有些人喜歡它的原味,但我個人還是偏好煮過或調味過的。
Q3:天貝買回來該怎麼保存?可以放多久?

天貝是發酵食品,保存得當很重要:

  • 未開封冷藏: 購買時通常是在冷藏櫃,買回家繼續放冰箱冷藏(4°C以下)。包裝上都會印有效日期,通常未開封可以放1-2週。一定要在保存期限內吃完。 我習慣早點用掉比較新鮮。
  • 開封後: 如果一次用不完一塊,把剩下未用的部分用保鮮盒或保鮮袋密封好,放回冰箱冷藏,並盡快(2-3天內)用完。接觸空氣容易讓表面變黑(是正常氧化,切掉就好)或產生氨味(表示開始壞了)。
  • 冷凍保存: 這是延長保存的好方法!把天貝切成需要的大小(如漢堡排一塊塊、或甜點用先捏碎),分裝到密封袋或保鮮盒中,放入冷凍庫(-18°C以下),可以保存好幾個月(我試過放一個月沒問題)。使用前不用退冰,直接蒸或煮就好(冷凍過的天貝質地會更紮實)。冷凍後再做能量棒,我覺得口感也不錯。

發佈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