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超愛吃,真的!從夜市小吃到精緻餐廳,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食物上。但你知道嗎?自從我開始認真了解「高蛋白好處」,我的美食版圖整個大翻新!以前總覺得蛋白質就是給健身狂吃的,現在才知道,不管你是想維持活力、享受美食不發胖,還是單純想讓自己感覺更好,高蛋白好處真的多到讓人驚喜。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個愛吃鬼的親身經驗與研究心得,保證不講枯燥大道理,只有滿滿的實用資訊!
高蛋白,讓我這個愛吃鬼更有本錢享受美食
老實說,一開始接觸高蛋白飲食,純粹是因為健身教練碎碎念。但他提到一個點打中我:「吃夠蛋白質,你才有『扣打』享受你愛的甜點鹹酥雞,比較不容易堆脂肪喔!」這不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嗎?認真執行幾個月後,真心感受到幾個超實在的高蛋白好處:
- 嘴巴饞?沒那麼容易餓啦! 這點超有感!以前下午三、四點辦公室飄來雞排香,我絕對是第一個衝出去的。現在呢?早餐吃個兩顆蛋加希臘優格,午飯便當主菜選雞腿或鯖魚,飽足感真的差很多。蛋白質消化慢,讓血糖不會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亂飆,自然就不會一直想吃零食。以前下午必備的餅乾奶茶錢都省下來了,超讚!(錢包也變胖了?不對,是變厚了!)
- 身體好像裝了小馬達! 精神變好大概是我最意外的收穫。以前吃完午餐常覺得昏昏欲睡,現在就算吃飽也不會立刻想見周公。我覺得這是因為蛋白質幫身體穩穩供能,不像精緻澱粉吃完只會讓我血糖飆高又暴跌。每天精神飽滿,處理事情效率也變高了。(老闆應該頒個獎給我?)
- 肌肉默默長,代謝偷偷升! 坦白說,我不是為了練成巨巨才吃高蛋白。但隨著年齡增長(咳咳...),誰不想維持緊實線條和好代謝?肌肉就像身體的發電廠,蛋白質就是蓋電廠的磚頭。吃的夠,搭配適度活動(我頂多快走或游泳),肌肉量維持住甚至小增,坐著不動也能燒掉更多熱量,這根本是穩賺不賠的投資啊!這也是核心的高蛋白好處之一。
- 吃美食更有「底氣」! 這點超關鍵!以前聚餐大吃大喝後,總伴隨滿滿罪惡感和隔天肚子脹脹不舒服。現在掌握原則:大餐前先吃點高蛋白點心(像一顆茶葉蛋或無糖豆漿),正餐時優先吃夠蛋白質和蔬菜,澱粉淺嚐即止。嘿!發現沒那麼容易失控亂吃,而且餐後也不會覺得身體沈重不舒服。高蛋白好處讓我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保持身體清爽,簡直完美!週末跟朋友吃麻辣鍋,我狂掃雪花牛和鴨血豆腐,飯?意思意思半碗就好,滿足感一樣爆表!
- 頭髮指甲好像爭氣了點? 這點比較主觀啦!但我媽最近一直說我頭髮看起來比較有光澤?(雖然她可能只是想哄我開心)指甲好像也比較不容易斷。畢竟頭髮、指甲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角蛋白),吃夠原料,給身體充足供應,總是好的嘛!
說到這裡,你一定想問:「到底哪些食物能讓我輕鬆吃到這些高蛋白好處?」別急,我整理了一張懶人包,都是我真心覺得好吃又方便的選擇!(還特別標出我的私房愛店食材)
類型 | 食物舉例 | 我的口袋名單/備註 | 每100g約含蛋白質 |
---|---|---|---|
動物性 (我的主力) |
雞胸肉、雞腿肉、雞蛋、鯖魚、鮭魚、蝦仁、牛腱肉、豬里肌、希臘優格、乳清蛋白粉 | 全聯的即食雞胸、好市多冷凍鯖魚片、石安牧場溫泉蛋、馬修嚴選希臘優格 *乳清:ON金牌或戰神分離乳清 |
雞胸肉 23g 雞蛋 13g 鯖魚 19g 牛腱 21g |
植物性 (補充好夥伴) |
板豆腐、豆干、毛豆、無糖豆漿、天貝、鷹嘴豆、藜麥、堅果種子 | 義美無糖豆漿、綠巨人冷凍毛豆仁、里仁的即食鷹嘴豆罐頭 *天貝大賣場越來越多! |
板豆腐 8g 無糖豆漿 3.5g 毛豆仁 12g 鷹嘴豆 8g |
方便外食 (救急專區) |
便利商店茶葉蛋、雞肉沙拉、無糖優格、滷味攤豆干海帶雞胗、日式定食烤魚定食 | 7-11 香草烤雞沙拉、全家健身餐盒、三商巧福清燉牛肉麵(肉多湯清) | 茶葉蛋 13g 雞肉沙拉 15-20g 豆干 16g |
超級食物 (點綴用) |
奇亞籽、亞麻仁籽、火麻仁 | 加到優格或豆漿裡增添口感營養 | 奇亞籽 17g |
心得碎念: 動物性蛋白質的「生物價」通常比較高,身體比較好利用。但我發現植物性蛋白質也有它的優勢,像豆漿、毛豆這些,通常脂肪比較低,纖維也多,對腸胃很友善。我自己是混搭著吃,比較不會膩。以前早餐都吃麵包配奶茶,現在改吃兩顆蛋加一杯無糖豆漿,再加點水果,整個早上精神好太多了!完全體現了高蛋白好處在日常的實用性。
不只是蛋白質!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超加分
追尋高蛋白好處,絕不能只看蛋白質數字!食物是複雜的營養包裹,選對來源,還能附贈超多好東西,CP值超高!來看看這些高蛋白明星的「隱藏版福利」:
- 深海魚(鯖魚、秋刀魚、鮭魚): 除了優質蛋白,更富含Omega-3脂肪酸(DHA、EPA)。這對腦袋清晰、心血管健康超級重要!像我這種常需要用腦(或是追劇看到燒腦?)的人特別需要。煎一煎配飯就超好吃,比吞魚油膠囊有感多了!這是高蛋白好處之外的額外紅利。
- 雞蛋: 根本是營養小金庫!蛋白質之外,蛋黃有膽鹼(幫助代謝、腦部功能)、葉黃素/玉米黃素(顧眼睛,3C族必備)、還有各種維生素B群。別再怕蛋黃了!一天吃兩顆全蛋很OK(除非醫生說不行)。我現在早餐必備蛋,水煮蛋、炒蛋、太陽蛋輪流來。
- 瘦肉(雞胸、牛腱、豬里肌): 除了蛋白質,更是鐵質和鋅的重要來源。鐵幫助氧氣運輸,讓你氣色好、不易累;鋅則跟免疫力和傷口復原有關。女生特別要注意鐵質攝取!生理期後我會多吃點牛肉或豬肝湯補一下。
- 乳製品(希臘優格、起司): 高蛋白之外,還提供鈣質和益生菌(選有活菌的優格)。鈣的重要性不用多說,骨骼健康基礎。益生菌則是腸道好幫手,腸道健康,整個人都清爽!我超愛用無糖希臘優格代替美乃滋做沙拉醬。
- 豆類製品(豆腐、豆干、毛豆): 植物蛋白的佼佼者,同時富含膳食纖維(幫助順暢、穩定血糖)和大豆異黃酮(對女性荷爾蒙平衡有幫助)。毛豆更是追劇好夥伴,比洋芋片健康百倍!里仁的即食鷹嘴豆罐頭打開就能吃,超方便。
- 堅果種子(奇亞籽、亞麻籽、杏仁): 小小一粒,營養大爆發!提供蛋白質、健康脂肪(單元&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纖維、還有維生素E(抗氧化)。撒一點在優格或沙拉上,口感營養都升級!不過熱量不低,要控制份量喔(一小把約10-15克就好)。
踩雷經驗談: 曾經為了方便,買過市售有些調味超重的「高蛋白」零食或餅乾。結果一看成分表,我的老天鵝!蛋白質可能只有10幾克,但添加糖和亂七八糟的油加一堆,鈉含量也爆表。吃完只覺得口乾舌燥,身體負擔好大。學到教訓:看營養標示不能只看蛋白質! 總熱量、糖、鈉、脂肪種類都很重要。追求高蛋白好處,也要聰明選!
別踩雷!高蛋白飲食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講了這麼多高蛋白好處,好像很完美?錯!任何東西過猶不及,高蛋白飲食也有它的「眉角」和禁忌。不小心踩到痛點,可是會讓你很不舒服的(本人親身經歷的血淚教訓...)。
- 禁忌族群要注意! 這點超重要!如果你腎臟功能已經不好(例如有慢性腎臟病),醫師通常會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取量。這時再狂吃高蛋白,會讓腎臟負擔更大,絕對是大忌!一定要遵醫囑。另外,有些代謝疾病患者(如苯丙酮尿症),對特定胺基酸代謝有問題,也不能隨便亂吃高蛋白。總之,有慢性病都請先諮詢你的醫生或營養師! 別自己亂來。
- 蛋白質過量,身體會抗議! 我曾經很熱血,覺得「高蛋白好處這麼多,吃越多越好!」結果一天灌兩份乳清又拚命吃肉,下場就是:脹氣!便秘! 超痛苦的!為什麼?因為身體消化蛋白質需要更多時間和酵素,一下子湧入太多,腸胃道直接罷工抗議。而且,過多的蛋白質最終還是會被轉化成熱量,吃太多一樣會胖(還會增加腎臟負擔),根本失去追求高蛋白好處的意義。適量最重要!
- 水分!水分!水分! 消化蛋白質產生的含氮廢物,需要靠腎臟用水沖掉。喝不夠水,腎臟工作會很辛苦,身體也會覺得很燥熱、甚至嘴巴臭臭的(有氨味?)。自從增加蛋白質攝取後,我水壺絕對不離身,每天至少喝2000c.c. 以上(看尿液顏色,清淡黃色就對了)。
- 小心隱藏的脂肪與添加物! 不是所有高蛋白食物都健康!選擇時要睜大眼睛:
- 紅肉/加工肉品: 雖然蛋白質高,但像肥滋滋的牛小排、五花肉、香腸火腿培根這些,飽和脂肪和鈉含量常常爆表。吃太多對心血管不好。選瘦肉部位(菲力、牛腱、豬里肌)才是王道。加工肉品更是世界衛生組織點名的致癌物(偶爾吃吃就好)。
- 油炸豆製品: 百頁豆腐、炸豆包、油豆腐... 好吃歸好吃,但製作過程吸飽了油,熱量高得嚇人!想吃豆製品,選板豆腐、嫩豆腐、無糖豆漿、乾豆干比較清爽。
- 調味過度的蛋白棒/飲品: 有些為了好吃,加了一堆糖、代糖、人工香料和奇奇怪怪的油。吃/喝下去感覺像在吃甜點,而不是補充營養。挑選時務必看成分表越簡單越好、糖含量越低越好的那種。
我的慘痛教訓: 有次運動後太餓,一口氣吃掉一大塊調味頗重的即食雞胸(大概快200克蛋白質),又沒喝夠水。接下來兩天,肚子像顆氣球,排便超不順,整個人都很阿雜。學乖了,再好的東西,一次吃太多就是找罪受。追求高蛋白好處,真的要「細水長流」啦!
這樣吃才對!我的高蛋白飲食實踐心法
講完禁忌,來點正向的!怎樣才能聰明攝取,把高蛋白好處最大化,又不踩雷?分享我這個愛吃鬼摸索出來的小撇步:
- 「適量」是多少?抓個大概就好! 不用算到每克那麼精準(太累啦!)。營養師給的大方向是:每公斤體重吃 1.2 ~ 2.0 公克蛋白質。像我55公斤,平常活動量中等,目標抓在 1.6克左右,就是一天約 88 克蛋白質。怎麼抓份量?
- 一掌心大小的熟肉/魚(雞胸、魚排)約 20-25 克蛋白質
- 一顆蛋約 6-7 克
- 一杯 240ml 無糖豆漿約 7-8 克
- 一小盒 (170g) 希臘優格約 15-20 克
- 半盒板豆腐 (約150g) 約 12 克
- 一小把堅果 (約30g) 約 6 克
- 優先吃「真食物」!補充品是輔助。 我的原則是:能吃進食物原型,就不要靠粉或錠。食物除了蛋白質,還有其他維生素礦物質纖維,是綜合營養包。乳清蛋白粉對我來說是「救急」用的:早上來不及弄早餐、運動後趕時間,或當天肉蛋豆吃得特別少時,才泡一杯。別把補充品當主食!選購時也挑成分單純、少添加糖或人工香料的牌子。
- 聰明搭配,效果加乘! 吃蛋白質也有技巧:
- 搭配纖維: 吃肉配大量蔬菜!纖維幫助腸道蠕動消化,避免脹氣。我的便當公式:1/2 蔬菜 + 1/4 蛋白質 + 1/4 全穀根莖類 (飯/地瓜)。這樣吃飽足感夠,血糖也穩。
- 分散吃比集中好: 把一天需要的蛋白質平均分配在三餐加可能的點心,身體利用率更好,腸胃也輕鬆。比起晚餐狂嗑一大塊牛排,這樣吃舒服多了。
- 植物+動物,互補更完美: 植物性蛋白通常缺少1-2種必需胺基酸(如豆類缺甲硫胺酸,穀類缺離胺酸),動物性蛋白則較完整。混搭著吃,例如:豆漿+蛋餅、藜麥+雞肉沙拉、毛豆糙米飯,就能互補不足,讓胺基酸更完整,吸收更好!這也是提升高蛋白好處吸收效率的關鍵。
- 外食族求生術! 台灣外食天堂,但要吃到優質高蛋白需要一點技巧:
- 早餐店: 捨棄火腿蛋餅(加工品多),選里肌豬排蛋吐司(不加美乃滋)、或鮪魚蛋餅(請老闆少油),配無糖豆漿或鮮奶。
- 便當店: 主菜選滷雞腿(去皮)、清蒸魚、蔥油雞,避開油炸的。請老闆飯給一半,青菜多一點!
- 麵攤/小吃: 餛飩湯+燙青菜、滷味夾豆干海帶雞胗青菜(不淋重鹹醬油膏)。牛肉麵選清燉,肉多吃一點,麵少吃點。
- 便利商店: 我的救星!沙拉(選有雞肉或鮪魚的)、即食雞胸肉、茶葉蛋、無糖優格、無糖高纖豆漿都是好選擇。
- 聆聽身體的聲音! 這最重要!每個人體質不同。我發現自己吃太多乳製品(像喝太多牛奶或起司)會輕微脹氣。後來改喝豆漿或燕麥奶就好很多。有些人則可能對大豆或麩質敏感。所以,吃了某樣高蛋白食物覺得不舒服,就記錄下來,下次換別的試試看。身體會告訴你答案。
我的小確幸食譜: 分享一個我超愛的懶人高蛋白點心 - 希臘優格碗!
基底:無糖希臘優格 1小盒 (170g) → 約 15-20g蛋白質
Topping:冷凍莓果一小把(微波解凍)、一小匙奇亞籽、幾顆杏仁或核桃碎。攪一攪就好吃!酸甜冰涼又有口感,蛋白質、纖維、好油脂一次滿足,完美的高蛋白好處下午點心!比喝珍珠奶茶罪惡感少太多了!
Q&A 時間!關於高蛋白好處的常見疑問
Q1:吃素的人很難補充蛋白質?怎麼獲得高蛋白好處?
A: 一點也不難!植物性蛋白來源超多:豆漿、豆腐、豆干、毛豆、天貝(發酵大豆)、鷹嘴豆、黑豆、紅豆、扁豆、藜麥、堅果種子都是好選擇。重點是「多樣化搭配」,例如:糙米飯+毛豆+一塊豆腐;藜麥沙拉加鷹嘴豆;全麥吐司抹堅果醬配無糖豆漿。植物奶(豆漿、燕麥奶)很多也有強化蛋白質的版本。素食者一樣可以輕鬆獲得高蛋白好處!
Q2:運動後一定要馬上喝乳清蛋白嗎?
A: 不一定! 「合成代謝窗口」其實比想像的寬(研究說運動後幾小時內補充都OK)。重點是運動後的那一餐,包含優質蛋白質 + 適量碳水化合物一起攝取。如果你運動完能馬上回家吃一頓包含肉/魚/蛋+飯/地瓜+蔬菜的正餐,那就不需要急著喝乳清。如果運動完還要一兩小時才能吃飯,或真的很餓,那喝杯乳清或吃根香蕉配水煮蛋,確實是方便的好選擇。別被「黃金30分鐘」的迷思綁架!規律攝取更重要。
Q3:年紀大的人需要更多蛋白質嗎?
A: 非常需要!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會下降,肌肉流失的速度也會加快(稱為「肌少症」風險)。足夠的蛋白質對於維持肌肉量、骨骼健康、行動力、甚至免疫系統都超級重要!許多長輩習慣吃很清淡(粥配醬瓜),蛋白質嚴重不足。建議長輩每餐都要有一份優質蛋白質(魚、蛋、嫩豆腐、雞肉),並且搭配適當的阻力運動(如散步、太極、輕量彈力帶),才能有效留住肌肉,享受行動自如的晚年高蛋白好處。胃口小的長輩,可以少量多餐,選質地軟嫩的蛋白質(蒸蛋、魚肉、豆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