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一個雙腳踩過無數山徑、背包磨損程度堪比地圖的老旅人,台灣的高山總有股魔力吸引我反覆探訪。這次,我把目標鎖定在花蓮向陽山。坦白說,出發前一晚我還在掙扎,網路上關於花蓮向陽山的交通資訊實在讓人看得頭昏眼花,那些申請流程、接駁車時間、住宿床位搶奪戰... 光想就覺得累。但你知道嗎?當我真正站在花蓮向陽山的三叉路口,看著金色晨曦刺破雲海,瞬間點亮嘉明湖那顆「天使的眼淚」時,所有出發前的猶豫與繁瑣,都化成了值得二字。這座山,絕對是花蓮獻給登山者最壯闊的禮物。
目錄
花蓮向陽山本身是台灣百岳之一,海拔高達3603公尺(編按:向陽山實際海拔3603公尺,常與鄰近的向陽森林遊樂區混淆,後者海拔較低),隸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它不僅是通往夢幻嘉明湖的重要門戶,其本身開闊的視野與壯麗的日出、雲海景觀,就足以讓人不虛此行。別被它的名字騙了,「向陽」可不代表一路好走!這條路線需要體力、耐力,還有... 一點點運氣(山上的天氣,你懂的!)。
門票資訊:入山前必須搞懂的規定
爬花蓮向陽山,特別是如果你目標是嘉明湖,可不是揹起背包就能出發這麼浪漫。玉山國家公園管得挺嚴,主要是為了保護生態和登山安全。你得申請兩種許可:
- 入園許可證: 這個要向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得在預計入園日期前1個月到前2天間上網搶(對,用「搶」這個字不誇張,尤其是假日和連假!)。系統通常在開放申請那刻就秒殺,網路不夠快、手不夠巧還真搶不到。我上次差點想砸鍵盤...
- 入山許可證: 這個是跟警政署申請。通常申請入園許可時,系統會一併幫你轉送資料給警政署審核入山許可,比較方便。但務必確認兩個許可都核發下來了才算數!
費用方面:
許可類型 | 申請單位 | 費用 | 備註 |
---|---|---|---|
入園許可證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 NT$0 | 免費,但名額有限需搶!需填寫詳細登山計畫(路線、時間、隊員資料、住宿點)。 |
入山許可證 | 警政署 | NT$0 | 免費,通常隨入園證一併申請。 |
向陽森林遊樂區門票 | 林務局 | NT$150 | 一般成人票價。登山路線會經過遊樂區範圍,必須購買!可在入口繳費。 |
山屋/營地住宿費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 NT$400~800 | 依住宿點不同(向陽山屋、嘉明湖避難山屋)。抽中入園許可後需於期限內線上繳費。 |

交通資訊:如何抵達登山口?真的那麼麻煩嗎?
花蓮向陽山的登山口,位在台東縣海端鄉的「向陽森林遊樂區」內。是的,你沒看錯,雖然山名叫花蓮向陽山,但最普遍的登山口其實是在台東!這點常常讓第一次規劃的人混淆(我也曾經搞錯過)。
- 自行開車:
- 這是最多山友選擇的方式,自由度最高。導航設定「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或「台20線南橫公路153.5K」。
- 路線: 無論從花蓮或台東出發,最終都是走台20線(南橫公路)。路況...嗯,南橫有名的就是落石多、部分路段狹窄,尤其午後容易起霧或下雨,駕駛務必非常小心!建議使用高底盤車輛較佳。從台東關山或池上上去比較近。
- 停車: 遊樂區入口處有停車場,但位置有限!特別是連續假日,強烈建議提早抵達(例如清晨5點前),否則只能停路邊白線,但得注意安全且別妨礙交通。停好車後,還需要步行一小段路(約10-15分鐘)才會到真正的登山口(向陽山屋方向)。
- 我的經驗: 上次週六清晨4:50到,停車場只剩最後3個位... 後面來的車只能掉頭找路邊了。
- 大眾運輸 + 接駁車: 這個組合拳是沒開車朋友的唯一解,但務必提前預約!
- Step 1: 搭火車到「台東站」或「關山站」。台東站車次較多。
- Step 2: 預約登山口接駁車! 這是關鍵!當地有幾家業者專門跑這條線(如:天馬、小熊登山接駁),務必提前數週甚至一個月預訂。費用單程一人約NT$800-$1200不等(看人數、上車點),從台東市或關山火車站出發。回程也要預約好!別以為下山隨手招就有車。
- 痛點提醒: 接駁車時間通常很早(配合登山行程,可能凌晨3、4點從市區出發),且班次有限。預訂時一定要反覆確認時間、地點,並留下台灣手機號碼方便聯繫。我就曾碰過隊友聯絡不上司機,在火車站乾等一小時的慘劇...
- 也有從高雄左營出發的接駁選擇,但車程更長(約4小時),費用也更高。
必去景點:向陽山上的絕美風光
走在花蓮向陽山的步道上,你會發現處處是驚喜。別只顧著低頭走路喔!
- 向陽名樹: 還沒正式爬升,在遊樂區通往登山口的木棧道旁就能看到它。這棵高大蒼勁的玉山圓柏,以優美的姿態孤傲地面對著群山,是超級熱門的打卡點。晨曦或夕陽時分,光線穿過枝枒,怎麼拍都像明信片。不過人多的時候要排隊等拍照,要有點耐心。
- 向陽山屋: 海拔約2850公尺,是攀登花蓮向陽山和前往嘉明湖的第一個重要休息點和中繼住宿站。山屋設備相對完善(有床鋪、廁所、廚餘桶、簡易桌椅),水源穩定(活水,但務必煮沸或過濾!)。這裡腹地較大,是觀察帝雉、金翼白眉等高山鳥類的好地方。晚上無光害,星空美到讓人忘記呼吸。提醒:山屋床位得申請抽籤!
- 觀景平台 (往嘉明湖叉路前): 從向陽山屋繼續往上爬,在抵達著名的「三叉路口」之前,步道旁會出現幾個視野絕佳的天然觀景點。天氣晴朗時,可以清楚眺望南二段、新康山等雄偉的中央山脈稜線。雲霧繚繞時更有潑墨山水畫的意境。是喘口氣、喝水、拍壯闊山景的最佳位置。我常常在這裡待得比預期久,因為景色太迷人了!
- 向陽大崩壁: 過了向陽山屋不久,步道會經過著名的向陽大崩壁路段。這裡地質不穩定,景觀壯麗但也潛藏風險。步道雖已加固,但行走時務必快速通過,絕對不要停留拍照或嬉鬧,並留意是否有落石聲響。通過時心中那份震撼與敬畏感,很難用言語形容。
- 三叉山與嘉明湖: 雖然主角是花蓮向陽山,但99%的登山者都會把「天使的眼淚」嘉明湖和三叉山(百岳#26)納入行程。海拔3310公尺的嘉明湖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湖水湛藍清澈,如寶石鑲嵌在群山懷抱中。三叉山頂的360度環景更是無敵。從向陽山屋出發,單攻嘉明湖來回約需8-10小時(體力要求高!),通常會安排住嘉明湖避難山屋(更要搶!)。
- 向陽山頂: 終於來到重頭戲!花蓮向陽山頂(3603公尺)!山頂視野開闊到令人心曠神怡。日出時分是經典,看著金黃色光芒由雲海盡頭迸射而出,照亮連綿的中央山脈群峰,那種感動一輩子難忘。山頂風通常很大,就算夏天也要備妥防風外套。三角點旁有塊大岩石,是拍攝登頂紀念照的熱點(排隊again...)。摸到三角點那一刻,真的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附近景點:下山後的舒緩之旅
爬完花蓮向陽山,鐵腿是正常的!下山後如果還有餘力(或時間充裕),不妨安排周邊景點舒緩身心:
- 栗松溫泉:
- 介紹: 被譽為「台灣最美野溪溫泉」!翠綠礦物結晶岩壁配上溫熱泉水,宛如仙境。但抵達難度高,需溯溪、攀岩,耗時耗力,極具挑戰性,不適合體力耗盡的登山後立刻前往。務必評估自身狀況、天候(下雨溪水暴漲非常危險!)及裝備是否充足。
- 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南橫公路利稻附近(新武呂溪上游支流峽谷)。
- 交通: 需自行開車或包車前往。從南橫公路摩天附近停車,需陡下切河谷約1小時(路徑原始濕滑,部分路段需拉繩)。
- 營業資訊: 野溪溫泉,無管理單位,24小時但極度不建議夜間或天候不佳時前往。最佳季節為枯水期(約11月-隔年4月),出發前務必查詢最新路況及溪水狀況(可詢問當地派出所或登山社)。
- 關山親水公園:
- 介紹: 非常適合登山後徹底放鬆的地方!以廣大的人工湖與環湖自行車道聞名。可以租借自行車輕鬆騎乘(有電動車可選,拯救鐵腿!),欣賞湖光山色和關山鎮的田園風光。園區維護乾淨,適合家庭或單純想悠閒漫步、野餐的人。入園門票很便宜。
- 地址: 台東縣關山鎮隆盛路1號。
- 交通: 自行開車或搭乘台鐵至「關山站」後步行約15-20分鐘或轉搭計程車(約5分鐘)。
- 營業時間: 每日 07:30 - 17:30 (售票至16:30)。門票:成人約NT$50,兒童NT$30(實際價格可能有微調,建議出發前查詢)。
- 池上伯朗大道:
- 介紹: 台東縱谷的經典地標!一望無際的金黃稻田(季節限定,插秧或收割期景觀不同),搭配遠山和著名的「金城武樹」、「蔡依林樹」,構成純粹療癒的鄉村畫面。最適合的方式就是租一台腳踏車(或電動四輪車),慢慢穿梭在田埂間,感受稻浪隨風搖曳的寧靜。騎完車別忘了買個池上便當!
- 地址: 台東縣池上鄉伯朗大道(導航設定「伯朗大道」即可)。
- 交通: 自行開車最佳(周邊有付費停車場)。搭乘台鐵至「池上站」後,可租借自行車或電動車前往(約2-3公里)。
- 營業資訊: 開放式景點,24小時開放,但建議白天前往。租車行營業時間約08:00-17:30。田間小路無路燈,夜間不建議進入。
必吃美食:慰勞身心的在地好滋味
爬山消耗大,下山後當然要用美食犒賞自己!這一帶的選擇以台東關山、池上為主:
- 關山米/池上米製品: 這是核心!無論是關山便當還是池上飯包,用當地優質米做的便當就是特別Q彈香甜。推薦「關山便當」(車站附近多家老店)、「全美行池上便當」或「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能吃也能逛)。米蛋糕、米貝果、米冰淇淋等創意米食也值得一試!
- 臭豆腐 (關山市場內): 關山公有市場裡隱藏版美食!炸得外酥內嫩,搭配爽脆泡菜,簡單卻讓人回味。位置不太好找(市場內攤位),但問當地人通常都知道。下午時段比較容易吃到。
- 大池豆皮店 (池上): 池上老字號手工豆皮/豆包/豆花店。看師傅現場手工製作豆皮的過程很有趣。必點「炸豆包」!外皮酥脆,內裡豆香濃郁,沾點醬油膏就很讚。豆花也很綿密,適合當飯後甜點。生意超好,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
- 藍寶紹興香腸 (池上): 在池上很有名的香腸攤。特色是加入紹興酒醃製,烤起來香氣四溢,咬下去肉汁豐沛帶點酒香,味道特別。通常下午才開賣,很快就賣完。
- 田味家杏仁茶、牛汶水 (關山): 想吃點甜的?關山「田味家」是溫馨小店。古早味杏仁茶濃醇香(敢吃杏仁的話必點),搭配油條超對味。「牛汶水」是客家麻糬泡在薑汁黑糖水中,灑上花生粉和芝麻,熱熱吃暖心又暖胃,非常適合爬完山濕冷的身體。
附近住宿:登山前後的好眠補給站
攀登花蓮向陽山通常需要前一天抵達登山口附近適應高度並提早休息。下山後也常需要留宿一晚恢復體力。住宿點集中在「利稻部落」和「關山、池上」兩大區域:
- 利稻部落民宿:
- 介紹: 位於南橫公路上的布農族部落(海拔約1068公尺),是距離向陽登山口最近的住宿點(車程約40-50分鐘)。好處是大幅縮短登山日清晨的交通時間。多以當地住家經營的民宿為主,環境較簡單純樸,提供基本乾淨的床位和衛浴,有些含早晚餐(家常菜)。能體驗部落寧靜與星空。選擇不多,需提早預訂。
- 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南橫公路上)。
- 交通: 必須自行開車或預約接駁車才能抵達。從台東市區開車上來約需1.5-2小時(南橫路況變數大)。
- 營業資訊: 各家民宿入住時間約下午3-4點後,退房時間隔日上午10-11點前。因屬部落,晚上幾乎沒有商店或餐廳營業,務必自備所需或確認民宿是否供餐。
- 關山鎮/池上鄉旅館民宿:
- 介紹: 選擇最多樣化的區域,從經濟型旅店(類似商務旅館)、溫泉飯店、特色民宿到農莊都有。設備普遍較利稻完善舒適(獨立衛浴、電視、網路),生活機能方便(便利商店、餐廳選擇多)。適合下山後想要好好洗個熱水澡、吃頓美食、睡個安穩覺的登山者。缺點是距離登山口較遠(開車約1.5-2小時),登山日清晨需更早起床出發。
- 地址: 台東縣關山鎮或池上鄉市區及鄰近區域。
- 交通: 自駕最方便。搭乘火車至「關山站」或「池上站」後,可步行或搭計程車前往住宿點(大部分在市區步行可達或旅館有接送)。往返登山口需預約接駁車或自行開車。
- 營業資訊: 各旅宿業者規定不同,一般入住時間為下午3點後,退房時間為隔日上午11點前。溫泉飯店(如關山山水軒渡假村)通常有自己的餐廳。務必事先訂房並確認細節。
- 登山前一天: 想多睡一點 → 選利稻部落民宿(但條件較簡樸)。
- 登山前一天: 重視住宿舒適度或需要採買補給 → 選關山/池上旅館。
- 下山當天: 疲憊至極只想立刻躺平 → 選利稻(少開一段路)。
- 下山當天: 想好好吃一頓、泡個溫泉 → 選關山/池上(推薦關山有溫泉的飯店!泡湯舒緩肌肉痠痛超有效)。
無論選哪邊,提早預訂是王道!尤其連假,動作慢就等著睡車上了(開玩笑的,但真的會沒地方住)。我曾在池上問了5家才找到最後一間空房,累攤時還這樣折騰真是噩夢。
注意事項:安全下山回家的關鍵
爬花蓮向陽山絕非郊遊踏青,高山環境風險不容小覷。做好萬全準備,才能享受旅程:
- 體能是基礎: 這路線海拔高、距離長、爬升多(單日來回向陽山約14公里,爬升900公尺;含嘉明湖則更長更累)。行前至少一個月就該開始負重訓練(背5-10公斤爬郊山或走樓梯),提升心肺功能與肌耐力。別抱持僥倖心態,山上可沒捷徑可走!我那自認體能不錯的朋友,第一次爬就因輕敵走到臉色發白差點抽筋。
- 裝備要齊全: 高山氣候瞬息萬變,裝備寧可多帶不可少帶!
- 基本必備: 大背包(40-60L,含背包套)、防水透氣外套褲(兩截式雨衣雨褲更好)、保暖中層衣(刷毛衣、化纖外套)、排汗保暖內衣褲、保暖帽/毛帽、防曬帽、手套(保暖+防磨)、登山鞋(高筒防水為佳)、登山襪(2-3雙)、頭燈(備用電池!)。
- 安全裝備: 登山杖(強烈建議雙杖)、簡易急救包(優碘、紗布、彈繃、止痛藥、高山症藥如丹木斯/Diamox*、個人藥品)、哨子、行動電源+線材(山上冷,手機電掉很快)、離線地圖(如Hikingbook, 魯地圖)千萬不要只依賴手機網路。
- 飲食飲水: 水袋或水瓶(總容量至少2-3公升,山屋可補水但需過濾煮沸)、保溫瓶(裝熱水)、行動糧(能量棒、果乾、堅果、糖果、鹹餅乾,高熱量易入口為主)、正餐(山屋晚餐/早餐若自備,可用泡麵、快煮飯、調理包)。
- 其他: 個人餐具、睡袋(山屋提供睡墊,但睡袋需自備!建議耐寒至少0°C)、拖鞋(山屋用)、防曬乳(高山紫外線超強)、護唇膏、溼紙巾(簡易清潔)、垃圾袋(所有垃圾自行帶下山!)。
*註:高山症藥物請務必諮詢醫師後再使用,了解用藥時機與禁忌。
- 高山症預防與應對: 花蓮向陽山海拔超過3000公尺,高山症風險真實存在。
- 預防: 行前充分休息、登山前避免飲酒、保持良好體能。行程安排避免過度勞累,「爬高睡低」是原則(住宿點海拔低於最高點)。補充水分(但勿狂飲)、注意保暖。緩慢上升,讓身體適應高度。
- 認識症狀: 頭痛、噁心嘔吐、頭暈、失眠、食慾不振、異常疲憊。嚴重者會步態不穩、意識混淆(高山腦水腫),或咳出帶血泡沫痰、呼吸極度困難(高山肺水腫)。
- 應對: 輕微症狀:休息、補充水份與糖分、服用止痛藥、勿再上升高度。症狀未緩解或惡化:必須立即下撤!下撤是最有效的治療。嚴重高山症是急症,會致命!務必與隊友互相監測狀況。不要硬撐!山永遠在那裡。
- 天氣變幻莫測: 高山天氣預報僅供參考。即使是盛夏,向陽山頂溫度也可能接近0°C,加上風寒效應體感更低。務必隨時準備好防風防水外套。午後起霧、下雨甚至下冰霰都是可能的。出發前可查詢中央氣象局「向陽」或「利稻」天氣預報,但僅能參考趨勢。我曾在七月遇到山頂狂風暴雨冷到發抖,跟山下完全是兩個世界。
- 落實無痕山林: 花蓮向陽山是美麗的生態敏感區。請嚴格遵守LNT原則:
- 帶什麼上山,就帶什麼下山(包含果皮、廚餘、衛生紙!山屋設有廚餘桶僅供集中,仍需背負下山)。
- 在指定地點如廁(山屋廁所),遠離水源、營地、步道。無廁所時,請挖貓洞(深15-20公分)掩埋排泄物,並將衛生紙帶下山。
- 不餵食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不讓牠們習慣人類食物)。
- 不帶走任何自然物(石頭、花草、種子等)。
- 行走在既定步道上,不踐踏脆弱的高山植被。看到垃圾順手撿起帶下山。
- 保險: 高山活動風險較高,務必投保包含「登山綜合險」的旅遊平安險,特別注意是否有涵蓋「緊急救援費用」及「特定登山活動」。別省小錢!

Q&A:關於花蓮向陽山的常見疑問
1. Q:爬花蓮向陽山一定要住山屋嗎?可以單日往返嗎?
A: 理論上體能極佳的登山者「有可能」單日往返向陽山(約14公里,爬升900公尺),但非常非常不建議!除了體力負荷極大、須摸早黑出發,高山症風險也大增,且時間壓力大難以好好欣賞風景。單攻嘉明湖更是艱難(約26公里,爬升1300公尺)。強烈建議安排至少兩天一夜(宿向陽山屋),三天兩夜(宿向陽+嘉明湖山屋)更為理想,讓身體適應高度,也能從容享受山景。
2. Q:申請山屋床位好申請嗎?有什麼秘訣?
A: 坦白說,非常難搶!尤其是連續假日和嘉明湖避難山屋。秘訣:
- 選冷門時段: 平日、非連假、冬季(但要評估自身雪地經驗與裝備)。
- 網路手腳要快: 申請開放前(通常是入園日前1個月凌晨0點),先註冊好帳號、填好隊員資料。時間一到立刻送出。
- 考慮抽籤制: 部分時段改採抽籤(如連續假日),需留意公告。抽中後記得一定要在期限內繳床位費!
- 備案計畫: 同時申請不同天數或不同山屋組合(例如先搶向陽山屋,有餘裕再試嘉明湖),或考慮附近營地(但需自揹帳篷且冬季不適合)。沒有許可千萬別偷跑,被抓到罰款很高。
3. Q:向陽山路線容易迷路嗎?新手適合嗎?
A: 花蓮向陽山步道至山頂的路徑相當明確,沿途指示牌和布條也算充足,只要天氣良好且走在主徑上,不易迷路。但是,它絕對不是一條「新手友善」的路線! 原因:
- 海拔高,高山症是潛在風險。
- 路程長、爬升多,對體能要求高。
- 部分路段(如大崩壁)有落石風險。
- 天氣變化快,裝備不足易失溫。
- 需要申請許可和交通規劃能力。

花蓮向陽山的旅程,從繁瑣的申請、遙遠的交通開始,到踏上稜線、迎接日出的感動作結。這座山教會我最多的,或許不是登頂的驕傲,而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那份「準備萬全才得以窺見絕景」的踏實。它的美,藏在高聳的冷杉林間、藏在瞬息萬變的雲霧裡、藏在每一步艱辛攀爬後抬頭的驚嘆中。你準備好,走進這幅壯闊的畫裡了嗎?記得,帶上你的體力、耐心,和一顆尊重山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