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真的,在台灣北部玩了這麼多年,淡水絕對是我口袋裡最常翻出來的名單前三名。陽光、河岸、老街美食,誰不愛?但!老天爺常常不賞臉啊!尤其是這幾年,午後雷陣雨說來就來,或者酷暑熱到根本不想在太陽下多待一秒。以前遇到這種狀況,總是只能擠在老街的騎樓下,不然就是衝進便利商店吹冷氣,實在有點掃興。
後來我學聰明了,開始認真挖掘淡水的室內好去處。 淡水室內景點 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而且超級有內涵!不是只有讓你躲雨、吹冷氣那麼簡單。這些地方藏著淡水從古到今的故事,有洋行貿易的風華、馬偕博士的奉獻、戰爭留下的痕跡,還有滿滿的藝術能量。我慢慢發現,下雨天或大熱天,反而是更深入認識淡水的好時機。少了人擠人的喧囂,更能靜下心來感受這個小鎮獨特的魅力。今天,就讓我這個跑遍淡水無數次的旅痴,跟你分享我最愛的10個 淡水室內景點 ,保證讓你下次天氣不好時,也能在淡水玩得超充實!
目錄
滬尾偕醫館
- 景點介紹: 這裡可是台灣北部「西式醫學」的起點!1879年,馬偕博士親手創立了這間醫館。一走進去,那種歷史的厚重感立刻撲面而來。小小的空間,陳列著當年的醫療器材(有些看起來真讓人頭皮發麻!)、藥瓶,還有詳細的圖文解說馬偕如何行醫、拔牙(聽說他拔了超過兩萬顆牙!)、對抗當時流行的傳染病。我最喜歡看那些老照片,想像一百多年前,人們懷著希望走進這裡的模樣。它不僅是古蹟,更是見證了醫療與信仰如何撫慰人心的場所。想了解淡水,甚至北台灣現代醫療的開端,這裡是必修課。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6號
-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五:09:30 – 17:00
- 週六至週日:09:30 – 18:00 (國定假日通常也開,但建議出發前再確認)
- 門票: 免費參觀! 這麼有歷史價值的地方不用門票,真的很佛心。
- 交通:
- 捷運: 淡水信義線「淡水站」下車,從1號出口出來,沿著中正路老街往重建街方向走,看到馬偕銅像圓環,轉入旁邊的馬偕街就到了,步行約10-12分鐘。
- 公車: 搭乘前往淡水老街的公車(如紅26、836、857、870、872、873、874、880、883等),在「淡水圖書館」或「重建街口」站下車,再步行約5分鐘。
- 開車: 附近停車位非常難找!強烈建議停在 淡水捷運站 周邊的付費停車場(如英專路地下停車場、新生街停車場),再走過來。假日真的是一位難求。
淡水禮拜堂
- 景點介紹: 這座紅磚砌成的美麗教堂,矗立在淡水河畔超過一甲子了(1933年重建完成現貌)。雖然是宗教場所,但其建築本身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哥德復興式的尖拱窗戶、高聳的鐘塔(可惜不能爬上去),配上沉穩的紅磚,在藍天或陰雨的襯托下都很有味道。內部空間莊嚴寧靜,彩繪玻璃透著柔光。即使不是教徒,走進來也會感受到一種安定的力量。我特別喜歡聆聽教堂整點響起的鐘聲,彷彿能穿透時空。淡水室內景點 中,這裡的氛圍獨樹一幟。(注意:若遇禮拜或活動進行中,請保持安靜尊重)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就在偕醫館旁邊)
- 營業時間: 教堂內部開放時間較不固定,通常:
- 週間白天:有時會開門讓民眾靜思祈禱或參觀,但非百分之百保證。
- 主日禮拜 (週日上午): 一定開放,但此時為宗教活動進行中,遊客應避免喧嘩干擾。
- 最佳建議: 可先在外觀拍照欣賞建築之美。若想入內,建議在週間白天碰碰運氣,或參加導覽團 (如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導覽有時會包含)。尊重是第一原則。
- 門票: 免費。 為維持教堂運作,門口設有奉獻箱,可自由樂捐。
- 交通: 同「滬尾偕醫館」交通方式。兩棟建築緊鄰。
淡水殼牌倉庫(淡水文化園區)
- 景點介紹: 這片由古老倉庫群改造的園區,是我心中 淡水室內景點 的寶藏!它見證了淡水河航運和產業的輝煌歲月(最早是英商殼牌公司的倉庫,後來還做過油槽)。走進偌大的磚造倉庫裡,挑高的空間、粗獷的木造屋架,還有那些斑駁的牆面、舊鐵軌遺跡,工業遺產的氛圍超級濃厚。現在這裡是「淡水文化園區」,常舉辦各種藝文展覽、講座、工作坊,內容超多元,從藝術、歷史到環保議題都有。我最喜歡它不定期的特展,水準很高,而且倉庫本身的空間感就是最好的展場!園區內還有咖啡廳「之間 茶食器」,坐在老倉庫裡喝咖啡,感覺特別有味道。對了,後方靠近河岸的生態池也很值得走走,鬧中取靜。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鼻頭街22號
- 營業時間:
- 園區戶外空間:全日開放
- 展覽館 / 廠房室內空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7:00 (週一及國定假日隔天休館)
- 之間 茶食器:請參考店家FB公告 (通常週一也休)
- 門票: 免費參觀! (特展如有收費會另行公告)
- 交通:
- 捷運: 淡水信義線「淡水站」下車,1號出口出來後,沿著金色水岸自行車道往漁人碼頭方向走,看到「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指標左轉進鼻頭街,步行約15分鐘。或從老街走進清水街,再接鼻頭街。
- 公車: 搭乘紅26、836、857、870、872、873、874、880、883等至「滬尾砲台」站下車,站牌旁就是園區入口(鼻頭街側),最方便!
- 開車: 園區旁有小型收費停車場,但車位不多。假日建議停淡水捷運站周邊停車場再轉乘公車或步行。
得忌利士洋行後棟(淡水海關碼頭園區內)
- 景點介紹: 走進「淡水海關碼頭」園區(這裡本身就是很棒的古蹟群,有碼頭、倉庫遺構、洋樓),「得忌利士洋行後棟」這棟美麗的紅磚洋樓千萬別錯過!它建於19世紀末,是當年英商得忌利士輪船公司在淡水的據點。建築本身維護得很好,拱圈、磚砌細節都很有看頭。現在內部規劃成展覽空間,常設展「續行築跡」超級精彩!運用多媒體、模型和老照片,把淡水開港通商、洋行貿易、茶葉樟腦出口的歷史,講得生動又有深度。展覽設計得很用心,不會枯燥。站在二樓窗邊,還能眺望淡水河景和觀音山。是認識淡水國際貿易史非常重要的 淡水室內景點。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9號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內)
- 營業時間:
- 園區戶外空間:09:30 – 19:30 (4-10月) / 09:30 – 18:00 (11-3月)
- 得忌利士洋行後棟室內展館:週一至週五 09:30 – 17: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 09:30 – 18:00 (每月第一個週一休館)
- 門票: 免費參觀!
- 交通:
- 捷運: 淡水信義線「淡水站」下車,1號出口出來,沿金色水岸自行車道往漁人碼頭方向直走,約15-20分鐘可達。沿途欣賞河景不錯。
- 公車: 搭乘紅26、836、857、870、872、873、874、880、883等至「滬尾砲台」站下車,往回走一點即可看到園區入口(中正路上)。
- 開車: 園區內有小型收費停車場,但車位有限。假日易滿,建議早到或停其他停車場再步行/搭公車。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 景點介紹: 這棟純白色的殖民地式洋樓,優雅地座落在山坡上,大家都叫它「小白宮」。建於1870年,是清朝時期管理淡水關稅務司的官邸。建築特色超鮮明:純白外牆、寬敞的拱廊、傾斜的大屋頂(為了排水),還有那些綠色的百葉窗,怎麼拍都像明信片!室內空間規劃成展覽館,展示淡水開港的歷史、關稅制度、洋員的生活點滴等。我最愛站在長長的拱廊下,吹著微風,眺望下方的淡水河與觀音山,視野超棒,心情也跟著開闊起來。這裡絕對是兼具美感與歷史意義的 淡水室內景點 代表,也是婚紗照的熱門地呢!(雖然叫小白宮,但內部空間不算非常大,建議搭配周邊景點如紅毛城、真理大學一起玩)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15號
-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五 09:30 – 17:00
- 週六至週日及國定假日 09:30 – 18:00
- (每月第一個週一休館)
- 門票: NT$ 80元 (可參觀小白宮、紅毛城、滬尾礮臺三處,一日有效!超級划算!)
- 交通:
- 捷運+步行: 淡水信義線「淡水站」下車,1號出口出站。走中正東路(或穿越淡水老街中正路),接中山路,再爬上頗陡的真理街(真理大學方向),步行約15-20分鐘(有點小爬坡,當運動!)。
- 公車: 搭乘紅26、836、857、870、872、873、874、880、883等至「紅毛城(真理大學)」站下車,就在小白宮正下方路口。
- 開車: 真理街路窄且陡,停車位極少。建議停山下(如英專路停車場、新生街停車場)或馬偕像圓環周邊,再步行或搭公車上來。
紅毛城(前英國領事官邸)
- 景點介紹: 說到淡水,絕對少不了這座地標!紅毛城(古稱「聖多明哥城」)的歷史超級悠久,最早是1629年西班牙人建的城堡,後來被荷蘭人重建,鄭成功時代又整修過,到了清朝租給英國當領事館… 哇,簡直是台灣史的縮影!整座要塞由「主堡」和旁邊的「前英國領事官邸」組成。紅色的磚牆在藍天下特別耀眼(陰天也很有fu)。
- 主堡: 內部展示要塞的歷史變遷、建築特色,還有架設古砲的平台,可以遠眺淡水河口,視野超遼闊!想像當年守軍在這裡監視海面的感覺。
- 前英國領事官邸: 這棟維多利亞風格的洋樓更是 淡水室內景點 的精華!內部完整重現了19世紀末英國領事的生活場景:華麗的客廳、書房、餐廳、臥室,還有當時的壁爐、家具、器皿。導覽解說牌非常詳細,讓你彷彿穿越時空。地下室則有監牢遺跡(有點陰森)。這裡展示了豐富的外交史料和領事生活,是認識台灣近代史的超棒課堂。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五 09:30 – 17:00
- 週六至週日及國定假日 09:30 – 18:00
- (每月第一個週一休館)
- 門票: NT$ 80元 (同小白宮門票,參觀小白宮、紅毛城、滬尾礮臺)。
- 交通:
- 捷運+步行: 同小白宮路線,爬真理街。
- 公車: 搭至「紅毛城(真理大學)」站下車最方便。
- 開車: 同小白宮,建議停山下。
淡水渡船頭遊客中心(福佑宮旁)
- 景點介紹: 別被名字騙了!這可不只是個拿地圖的遊客中心喔!它就藏在熱鬧的老街、香火鼎盛的福佑宮旁邊。外表不起眼,但走進去會有驚喜。裡面規劃得很不錯,有淡水的地形地貌模型、歷史演進的圖文解說,還會介紹淡水的生態(像紅樹林、招潮蟹)。對我這種地理歷史控來說,算是快速掌握淡水全貌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這裡有乾淨的廁所!(在老街逛街時很重要XD)。冷氣也夠涼,逛累了進來吹一下、補充水分(有飲水機)、看看資訊,很方便。算是一個小巧實用的 淡水室內景點 中繼站。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135號 (福佑宮右側)
-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日:09:30 – 17:30
- 門票: 免費!
- 交通:
- 捷運: 淡水信義線「淡水站」下車,1號出口出來,走進淡水老街(中正路)直走約5-7分鐘,在福佑宮廟旁。
- 公車: 搭至「淡水圖書館」或「重建街口」站下車,步行約3分鐘。
- 開車: 停淡水站周邊停車場再步行過來。
淡水藝術工坊(淡水老街藝文空間)
- 景點介紹: 這棟位於老街核心地帶、有著大片玻璃帷幕的現代建築,在古樸的老街中特別醒目。它是由老建築改造而成的藝文空間。裡面主要分兩部分:
- 一樓: 常常舉辦各種藝術展覽,主題很廣泛,有攝影、繪畫、雕塑、工藝等,而且很多是跟淡水在地相關的創作,水準都不錯。免費參觀,隨時走進去都能感受一下藝術氣息。旁邊通常有文創小物販售區。
- 頂樓: 這裡是個小巧的觀景台!免費的!雖然不高,但視野無遮擋,可以360度欣賞淡水河景、觀音山、老街屋頂風光,甚至看到淡水捷運站和來往的渡輪。天氣好時上來拍拍照、吹吹風,很舒服。是鬧中取靜的好地方。作為 淡水室內景點,它提供了藝術與觀景的雙重享受。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98號 (靠近清水祖師廟)
- 營業時間:
- 週一至週日:11:00 – 18:00 (週二公休;展覽廳有時佈撤展會調整,頂樓觀景台通常開放)
- 門票: 免費參觀!
- 交通:
- 捷運: 淡水信義線「淡水站」下車,1號出口進入老街中正路,直走約8-10分鐘,在左側(靠近清水街口)。
- 公車: 搭至「重建街口」或「淡水圖書館」站下車步行最近。
- 開車: 停淡水站周邊停車場再步行。
淡水老街特色小店/咖啡館 (避雨歇腳好選擇)
- 景點介紹: 嚴格來說,這不算單一景點,而是淡水老街給雨天旅人的一大福利!當雨突然嘩啦啦下起來,或是太陽毒辣到你快融化時,老街兩旁無數的特色小店、咖啡館,就是最及時的 淡水室內景點 避風港。這些小店五花八門:
類型 特色 & 亮點 推薦精神 (個人私心) 文創雜貨小舖 賣淡水特色明信片、木作、鐵器、帆布包、陶器等。充滿創意與在地元素,很好逛也很好買紀念品! 「九崁28」:老屋氛圍,東西有質感。 「淡水香草街屋」:香氣迷人,文創品精緻。 懷舊柑仔店 賣古早味零食、玩具、小東西。瞬間勾起童年回憶! 「淡水登峰魚丸博物館」樓下小舖:有懷舊零食,樓上還有DIY可玩(需預約)。 風格咖啡館 淡水咖啡館密度超高!有河景第一排、有隱身老宅的、有文青風、工業風… 「安克黑咖啡」:近渡船頭,落地窗看河景很棒。
「朝日夫婦」:日式風格(人氣爆棚的冰店,但內用空間有限)。
「淡水天光」:文青老屋咖啡,氣氛好。特色書店 販賣獨立出版書籍、雜誌、選物的小天地。 「無論如河」書店:在河岸邊,理念獨特,空間舒服。 我的雨天策略是:挑一家順眼的店鑽進去,可能是買張明信片寫寫、喝杯咖啡看河發呆、或是尋寶挖些特色小物。老街的室內魅力就在這些充滿人情味的小空間裡。記得,消費是讓你能舒適停留的小小代價,支持一下在地店家也不錯!
- 地址: 散佈於淡水老街中正路、清水街、重建街等巷弄中。
- 營業時間: 依各店家而異。一般老街店家約 10:00/11:00 – 20:00/21:00;咖啡館可能開到更晚。
- 門票: 無需門票,但進入店家(特別是咖啡館)通常有低消限制(一杯飲料或一份餐點)。
- 交通: 同淡水老街核心區域交通方式(捷運淡水站步行進入)。
雲門劇場(室內展覽空間 & 劇場導覽)
- 景點介紹: 位於滬尾砲台公園旁、綠意盎然的山坡上,是享譽國際的「雲門舞集」的家。這裡的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由知名建築師黃聲遠設計,巧妙地融入地景。
- 室內展覽空間: 劇場大廳區域常設有小型展覽,介紹雲門舞集的歷史、創辦人林懷民老師的理念、經典舞作的創作歷程、舞者訓練點滴等。有珍貴的照片、影像、服裝道具展示。對於喜歡表演藝術的人來說,內容很紮實也動人。即使不是舞迷,也能感受到那份對藝術的堅持與純粹。
- 劇場導覽: (強烈推薦!需事先預約並付費) 這是深入了解雲門劇場精髓的方式!專業導覽員會帶你走進平常看不到的後台區域,了解劇場的建築設計巧思(例如舞台地板、燈光、音響系統)、排練場,聽更多雲門的故事。導覽約60-70分鐘,資訊量豐富,非常值得!
- 咖啡館 & 紀念品店: 「雲門咖啡」有大片落地窗面對綠樹,環境清幽,咖啡和輕食水準不錯。紀念品店賣的設計品也很有質感。
這裡遠離老街喧囂,充滿藝文氣息和自然綠意,是氣質系 淡水室內景點 的首選。(注意:非演出或公開彩排期間,無法進入觀眾席看劇場內部)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6號 (滬尾砲台公園內)
- 營業時間:
- 園區戶外: 11:00 – 18:00
- 劇場大廳、展覽空間、咖啡館、商店:週三至週日 11:00 – 18:00 (週一、二休館)
- 劇場導覽: 僅於特定時段開放預約,請務必事先上 雲門劇場官方網站 查詢最新導覽場次並線上預約購票。
- 門票:
- 園區、大廳展覽、咖啡館:免費入場 (自行參觀)。
- 劇場導覽:需購票,票價約 NT$ 150 – 200元 (依官網公告為主)。
- 交通:
- 公車: 最方便!搭乘紅26、836、857、870、872、873、874、880、883等至「滬尾砲台(雲門劇場)」站下車,站牌就在劇場入口旁。
- 捷運+步行: 淡水站下車,轉乘上述公車,或沿金色水岸往漁人碼頭方向走約35-40分鐘(較遠,不推薦雨天或大熱天)。
- 開車: 劇場內有付費停車場。
淡水室內景點大補帖:個人評比與玩法建議
跑了這麼多次,也踩過一些雷(有些地方真的小到不行啊!),幫大家整理一下我私心的重點:
- 「歷史控」必訪: 小白宮、紅毛城領事官邸、得忌利士洋行後棟、滬尾偕醫館。這幾個點靠得近(真理街一帶),買一張80元聯票就能搞定前三個,CP值爆表!偕醫館免費但稍微獨立一點點。認真看展覽和建築細節,半天跑不掉。
- 「文藝咖」首選: 淡水殼牌倉庫(展覽多元又大器)、雲門劇場(導覽超推)。殼牌倉庫氛圍獨特,雲門則充滿寧靜力量。兩者都需要安排足夠時間細品。
- 「躲雨/避暑/中繼站」實用小點: 淡水渡船頭遊客中心(冷氣+廁所+基礎資訊)、淡水藝術工坊(免費展覽+頂樓小景觀)、老街特色小店/咖啡館(即時救援,各取所需)。這些點穿插在行程中,隨時可應用。
- 「免費優先」考量: 偕醫館、淡水禮拜堂(碰運氣)、殼牌倉庫、得忌利士洋行後棟、渡船頭遊客中心、藝術工坊(展覽免費)。淡水在免費室內景點上真的很友善!
給不同類型旅人的淡水室內一日遊懶人包:
- 親子家庭:
- 上午: 滬尾偕醫館 (歷史故事生動) → 淡水渡船頭遊客中心 (看模型、上廁所)
- 中午: 老街解決午餐
- 下午: 淡水殼牌倉庫 (空間大,常有好玩特展或活動,後方有生態池) → 選間老街文創店或 登峰魚丸博物館 (可買懷舊零食、簡單DIY)
- 情侶/文青:
- 上午: 小白宮 (浪漫白建築+美景)→ 紅毛城英國領事官邸 (精緻維多利亞風)
- 中午: 真理大學周邊或老街找特色餐廳
- 下午: 雲門劇場 (參加導覽、喝咖啡看綠意) → 淡水藝術工坊 (看展覽、頂樓看風景) 或 鑽進 老街特色咖啡館 (如安克黑看河景、天光老屋氛圍)
- 深度歷史迷:
- 上午: 得忌利士洋行後棟 (淡水開港貿易史) → 紅毛城 (主堡+領事官邸細看)
- 中午: 老街用餐
- 下午: 滬尾偕醫館 (醫療傳教史) → 小白宮 (關稅司生活) → 淡水殼牌倉庫 (產業遺產變身藝文空間)
- 雨天緊急避難方案 (都在老街核心):
- 衝 淡水渡船頭遊客中心 (定位、吹冷氣、上廁所)
- 逛 淡水藝術工坊 (看展、上頂樓)
- 躲進 老街特色小店 挖寶 或 咖啡館 喝飲料等雨停
心沉靜下來。
淡水的美,真的不只陽光燦爛時。那些藏在老建築裡的時光刻痕、倉庫裡流轉的藝術靈魂、咖啡館飄散的香氣、小店裡的人情溫度,都是 淡水室內景點 獨特的魅力。下次,別再說淡水下雨天不好玩了!帶著這份清單,換個角度,走進淡水的故事裡,你會發現,原來躲雨也能躲得這麼有滋有味,這麼充實滿足。
Q&A時間!淡水室內景點常見問題
Q1: 如果下大雨,只能選一個室內景點,你最推薦哪個?為什麼?
老實說,這好難選!但以「綜合性強、空間夠大、內容豐富、交通相對方便」這幾點來看,我會首推 淡水殼牌倉庫(淡水文化園區)。理由很簡單:
- 空間大不怕擠: 老倉庫的挑高空間寬敞,下雨天一堆人湧進來也不會覺得太壓迫。
- 內容多元有趣: 展示廳常換展(藝術、歷史、生態都有),水質通常不錯,就算只看建築本身也很有味道。裡面還有咖啡廳可以坐下來休息。
- 交通選擇多: 公車「滬尾砲台」站一下車就是門口(紅26等很多班次),開車也有小停車場(雖然位不多)。比真理街那邊(小白宮、紅毛城)需要爬坡或等擠滿人的公車方便些。
- 免費! 不用擔心臨時躲雨還要掏錢買票。
當然,如果你對特定歷史有興趣(如馬偕、洋行貿易),那偕醫館或得忌利士洋行也很棒。但論「雨越大越適合躲進去」的綜合條件,殼牌倉庫勝出!
Q2: 帶長輩去淡水,哪些室內景點比較合適?走路不要太累的那種。
帶長輩,首重「交通方便、減少步行距離和爬坡、有地方坐、內容好理解」。推薦這幾個:
- 淡水渡船頭遊客中心: 老街核心位置,輕鬆走到。有座位、冷氣、廁所、淡水基礎介紹(圖文模型),長輩可以舒服坐著歇腳,順便了解淡水。免費!
- 得忌利士洋行後棟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內): 雖然在園區內,但從公車「滬尾砲台」站下車走進去不算遠(比去小白宮近太多且平路)。展覽「續行築跡」內容豐富,多媒體呈現易懂,講淡水貿易史長輩通常有共鳴。建築漂亮有河景看。免費!
- 淡水殼牌倉庫: 同樣公車下車就到。園區平坦好走,倉庫空間大,展覽題材廣泛,總能找到長輩感興趣的部分。有咖啡廳可休息。免費!
- 老街特色小店/咖啡館: 累了隨時鑽進一家有座位的店,買杯熱茶或吃點小吃,讓長輩休息聊天看街景,最輕鬆。
避開需要爬陡坡的真理街景點(小白宮、紅毛城、真理大學),除非長輩腳力很好或有開車直接到門口(但那邊停車超難)。
Q3: 淡水室內景點適合帶小小孩 (幼稚園) 去嗎?有沒有特別推薦的?
當然適合!關鍵是選「互動性較強、空間夠跑跳、或有簡單DIY體驗」的地方:
- 淡水殼牌倉庫: 首選! 空間夠大,小孩跑一跑比較沒壓力。展覽如果碰到互動性強的特展(如親子藝術展、導覽活動)就很棒。園區後方有生態池可以看魚看植物(大人要牽好)。重點是免費!
- 登峰魚丸博物館 (一樓商店 & 簡單DIY區): 一樓賣很多古早味零食玩具,小孩眼睛會發亮!樓上有簡單的魚丸、點心DIY體驗 (需提前預約確認當日場次),動手做很有趣,做完還能吃。是個能玩能吃的小點。
- 淡水渡船頭遊客中心: 空間明亮乾淨,有廁所方便。看看淡水的大模型,小孩也會覺得新奇。是個很好的休息補給站。
- 淡水藝術工坊: 如果展覽主題是色彩豐富或童趣的,小孩可能會喜歡。頂樓免費小觀景台,帶他們上去看看不同角度的淡水也不錯。
- 選間空間寬敞的老街咖啡館: 找有沙發區或比較不怕小孩聲音的咖啡館,點杯果汁、鬆餅,讓大人小孩都休息一下。
注意:像偕醫館、小白宮、紅毛城官邸這類展品珍貴、需要安靜欣賞歷史文物的地方,帶太小或活潑好動的孩子進去可能會比較有壓力(對小孩和對館方都是),建議等孩子大一點或對歷史有概念時再安排。